首页 > 中心新闻 > 正文

IERSD团队在卫星监测甲烷泄露和大气污染物跨区域传输方面取得研究进展

作者:贺勃淘时间:2025-02-21点击数:

近日,IERSD团队博士生贺勃淘在《Fuel》和《Atmospheric Pollution Research》期刊发表关于卫星监测甲烷泄露和大气污染物跨区域传输的相关成果。

甲烷(CH4)是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利用卫星可以快速监测区域大气CH4浓度和排放。该研究利用Sentinel-5P的高时间分辨率(每日)和Sentinel-2的高空间分辨率(20m),将Sentinel-5PSentinel-2数据相结合,对油气田CH4泄漏进行了监测和排放量化。该研究使用了三种不同的方法来识别CH4羽流:单波段多通(SBMP),多波段单通(MBSP),和多波段多通(MBMP)。使用这些方法,成功地监测了三个排放源案例,并对它们进行了讨论。该研究的相关成果以 “Monitoring oil and gas field CH4 leaks by Sentinel-5P and Sentinel-2”为题发表在《Fuel》期刊(JCR一区,中科院一区)。

气溶胶光学深度(AOD)是描述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关键参数,与近地表颗粒物浓度密切相关。虽然一些城市空气污染事件是由本地排放造成的,但很大一部分是由邻近城市地区的污染物跨区域传输造成的。该研究利用多尺度金字塔 HS 变分光学流方法,对 2020 1 11 日至 13 日发生在"苏鲁豫皖地区"的严重区域污染事件进行了分析。对该事件污染传输过程的详细分析表明,多尺度金字塔 HS 变分光流法准确捕捉了污染传输的实时动态,为相关政府部门进一步分析该事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该研究的相关成果以“Analysis of atmospheric pollution transport using aerosol optical depth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the optical flow method” 为题发表在《Atmospheric Pollution Research》期刊(JCR二区,中科院三区)。

IERSD团队博士研究生贺勃淘为以上两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薛勇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矿业大学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以上工作得到了团队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42275147)的支持。


Fuel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fuel.2024.133889

Atmospheric Pollution Research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apr.2025.102415



Copyright   ©2019-2022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Remote Sensing Big Data (IERSD)-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与环境遥感大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