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8日至20日,第二届全国信息地理学大会在四川成都成功召开。大会以“人工智能时代的中国地理学”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驱动下的信息地理学新发展与前沿应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科研院所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会。会议围绕空间认知、知识转化、城市治理、地球大数据处理与复杂系统模拟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推动了信息地理学在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背景下的学科融合与创新探索。
大会特邀报告由郭华东院士、龚健雅院士、陈发虎院士、于贵瑞院士、王坚院士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关美宝教授等知名专家学者作出,内容涵盖空间遥感、时空智能、地球系统科学、生态环境、灾害防范与城市治理等前沿方向。其中,关美宝教授分享了GeoAI相关成果,中心成员尹文萍认真聆听并在会后与关教授进行了交流,建立了进一步联系。
成员尹文萍在“地理空间智能与社会感知”分会场作了题为“面向灾害场景的三重目标跨视角地理定位方法”的口头报告,并受邀在“人工智能赋能灾害应急”分会场作了题为“大模型赋能的多模态灾害地理定位”的报告,系统介绍了课题组在灾害GIS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应用成果,受到与会专家的关注与肯定。信息工程大学的老师对相关汇报表现出浓厚兴趣,并提出邀请我们在即将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术大会作专题分享。
会议期间,尹文萍每天积极参与各类学术活动,认真聆听报告并主动开展交流,同时结识了众多同行。与来自武汉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中科院地理资源所、成都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五十余位师生进行了面对面讨论,就信息地理学相关前沿问题展开热烈探讨,并建立了广泛联系,为未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心成员尹文萍进行口头报告